防卫研究所是日本防卫省下辖的一个重要机构,作为资料补充,有必要对日本军事力量的改造与重建相关资料进行梳理。有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条友,也可以点个关注,这个头条号下一阶段的重点是对现有资料的视频化和对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的战史丛书进行译注。
相关文章链接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相较于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布的《开罗宣言》,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条件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开罗宣言中提出的“无条件投降”,被替换成了“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几个字的变化,为未来清算战争头子裕仁留下了后门。

裕仁的战争责任不容否认
东京时间1945年7月27日清晨,日本外相东乡茂德接到了监听人员送来的报告,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波茨坦公告》不是一个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公告之中的模糊之处,已经为日本留下了细微讨价还价的余地。不敢有任何耽搁的东乡外相,在分析完《波茨坦公告》之后,便立刻向天皇报告,在东乡茂德看来,《波茨坦公告》是目前对日本最有利的条件,如果拒绝《波茨坦公告》,那么对日本来说,将是巨大的失策,无论是是谁,都应当极其慎重的对待《波茨坦公告》。不过东乡茂德向内阁提出他的报告之后,却遭到了军部激烈的抨击。
1945年4月9日至1945年8月17日的日本外相东乡茂德
和多少有些理性的主和派不同,军部的死硬分子知道一旦战争失败,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殊死一搏,这样或许还能为自己谋得一线生机。这些军国主义分子甚至寄希望于苏联能够调停,希望能够争取到最有利停战的条件。日本海军大将丰田副武甚至叫嚣:“内阁应当立即发布声明,宣布日本国政府认为这个宣言是荒谬绝伦的,日本帝国根本就不予考虑。”
二战末期,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军令部总长丰田副武
按照军部的要求,日本在报纸上发表《波茨坦公告》的时候,应当直接公开表示拒绝,好在外相东乡茂德的提议虽然受到了军部的强烈反对,但还是获得首相铃木贯太郎的支持,最后,根据铃木贯太郎的建议,日本内部各个派别达成了妥协,允许《波茨坦公告》在报纸上删节发表,但不允许有评论或者批评。
BBIN宝盈1945年4月7日至1945年8月17日日本首相铃木管太郎
然而,当上午的报纸被送到外务省的时候,巨大的不安瞬间将东乡茂德包裹的严严实实,《每日新闻》上用大标题宣称《波茨坦公告》是可笑的事件,《朝日新闻》则宣布:“美国、英国和重庆的联合宣言,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能加强我国政府将战争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在东乡看来,报社的编辑根本没有胆量自作主张,不听从政府的安排,这背后一定有军部在暗中作祟,面对东乡茂德的指责,军部却强硬的表示,外务省的指责仅限于要用明确的言辞拒绝《波兹坦公告》。经过激烈的争执,被夹在中间的首相铃木贯太郎最终让所有方面再次达成妥协。下午四时,首相铃木贯太郎公开对记者表示:“我认为,《波茨坦公告》无非是《开罗宣言》的翻版,政府认为其没有任何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对这份宣言予以“默杀”。”。
1943年裕仁和军部的御前会议
根据日本人后来对“默杀”的狡辩,他们声称所谓的默杀其实就是“无可奉告”或者“无可评论”,但是美国人对汉字的理解显然没有日本人想象的那般不精确,美国人很快就找出了“默杀”的隐藏含义,这种态度实际上就是充满鄙视的沉默,这种态度显示是对《波茨坦公告》的挑衅,7月30日,《纽约时报》用大标题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日本正式拒绝盟国要求(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
1945年冲绳战役遭到自杀攻击的美国航母,日本人战争末期的疯狂,已经让美国人失去了耐心
对美国人来而言,怎样阻挡苏联插手未来对日本的控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面对苏联方面的催促和盟国的压力,迫使日本尽快投降的问题,已经让美国彻底失去了耐心,箭,已经搭在了弓弦之上!
下期文章预告:战后日本军事力量的改造与重建5——一个遗憾的结果
发表评论